openEuler 常用命令与管理指南

openEuler 常用命令与管理指南(速查)

本文按场景汇总常用命令与配置示例,便于日常运维快速参考。


1 开机自动挂载(fstab)

编辑 /etc/fstab,添加示例:

1
2
# 本地 ISO 镜像挂载(iso9660)
/dev/cdrom /root/aaa iso9660 defaults 0 0

字段说明:设备 文件系统挂载点 FS类型 挂载选项 dump fsck顺序。修改后重启或执行 mount -a 测试。


2 配置 SSH 服务

编辑 /etc/ssh/sshd_config,常用项:

1
2
3
4
5
6
PermitRootLogin yes           # 允许 root 用户远程登录
Port 22 # 允许的端口
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# 允许密码登录
AllowUsers user1 user2 # 仅允许 user1 和 user2 登录(登录超时设置(防止空闲连接占用资源))
ClientAliveInterval 300 # 每 5 分钟发送一次心跳
ClientAliveCountMax 3 # 0 表示无限次,可改为 3 等有限次数

保存后重启:

1
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

配置免密登录
两台主机
A生成密钥对执行命令生成 RSA 密钥对(一路回车,也可设密码,但设密码后仍需输密钥密码,一般免密场景直接回车留空 ):

免密登录(在 A 机执行):

1
2
3
ssh-keygen -t rsa
ssh-copy-id username@B_IP
ssh username@B_IP # 测试无密码登录

3 网络配置(network-scripts / nmtui)

在 openEuler 中配置 network-scripts(传统网络服务)主要通过编辑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 目录下的网卡配置文件实现。以下是详细
步骤,适用于静态 IP 和 DHCP 两种场景:

查看网卡:

1
ip addr

静态 IP(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3 示例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TYPE=EthernetTYPE=Ethernet           # 网络类型
BOOTPROTO=static # 静态 IP(dhcp 为动态获取)
NAME=ens33 # 网卡名称(与文件名一致)
DEVICE=ens33 # 设备名(与网卡实际名称一致)
ONBOOT=yes # 开机启用
IPADDR=192.168.1.100 # 静态 IP 地址
PREFIX=24 # 子网掩码(24 等价于 255.255.255.0)
GATEWAY=192.168.1.1 # 网关地址
DNS1=114.114.114.114 # DNS 服务器 1
DNS2=8.8.8.8 # DNS 服务器 2(可选)

重启网络:

1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
使用图形化文本界面:

1
2
sudo nmtui
# 选择 Edit a connection -> 选择网卡 -> 配置静态 IP -> 激活连接

4 命令补全

安装 bash 补全:

1
2
sudo yum -y install bash-completion
exec bash

5 安装图形化桌面(DDE / UKUI)

DDE 和 UKUI 都是国产 Linux 图形化桌面环境,相当于电脑的 “可视化操作界面”,类似 Windows 的桌面,但设计理念和适用场景有差异。以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比两者区别:

  1. 定位与风格
    DDE(Deepin Desktop Environment,深度桌面环境)
    风格:更偏向时尚、现代,界面设计简洁美观,动画效果流畅,图标和窗口风格精致,类似 macOS 的简约感。
    定位:适合追求颜值和操作流畅度的个人用户,比如日常办公、娱乐、编程等,尤其受年轻用户和开发者喜欢。
    UKUI(优麒麟用户界面)
    风格:更偏向稳重、实用,界面布局中规中矩,类似 Windows 经典风格(如开始菜单、任务栏位置),学习成本低。
    定位:适合需要稳定、适配性强的场景,比如政府、企业办公,或国产操作系统的标准化部署(如 openEuler、银河麒麟等)。
  2. 功能与生态
    DDE
    功能:内置工具更 “潮”,比如深度商店(应用丰富,支持微信、QQ 等常用软件)、深度截图、系统监控等,交互细节贴心(如全局快捷键、多桌面管理)。
    生态:深度社区活跃,对国产硬件(如华为、统信芯片)和软件适配较好,适合个人用户打造 “个性化桌面”。
    UKUI
    功能:功能更 “基础”,侧重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,内置工具偏向办公实用(如文件管理器、文本编辑器),界面选项简洁,不易出错。
    生态:依赖国产操作系统官方支持(如优麒麟、openEuler),对政府 / 企业级软件(如电子政务系统)适配更优,适合大规模统一部署。
  3. 使用场景推荐
    选 DDE:
    如果你是个人用户,想在 Linux 上体验好看、好用的桌面,或常用国产软件(如微信、WPS),选 DDE 更舒服。
    选 UKUI:
    如果你是企业用户或使用国产操作系统(如单位电脑预装的 openEuler),需要稳定、符合传统操作习惯的界面,选 UKUI 更合适。
    一句话总结
    DDE:像 “年轻人的时尚桌面”,好看又好用,适合追求个性和流畅体验的个人。
    UKUI:像 “稳重的办公桌面”,朴实无华但稳定可靠,适合企业和标准化场景。
    根据需求选就行~ 如果只是日常用电脑,建议先试试 DDE;如果是单位或国产系统设备,可能默认就是 UKUI

安装示例(视仓库与包名而定):

1
2
3
4
sudo yum -y install ukui      # 或 dde
sudo chmod +x /etc/rc.d/rc.local # 若需要
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graphical.target
sudo reboot

DDE 更美观偏个人,UKUI 更稳重适配企业场景,按需选择。


6 虚拟机网络模式简介(桥接 / Host-Only / NAT)

  • 桥接(Bridged):虚拟机直接加入 LAN,获取同网段 IP,适合做局域网服务。
  • 仅主机(Host-Only):仅主机与虚拟机可互通,隔离外网,适合测试隔离环境。
  • NAT:虚拟机通过宿主 NAT 上网,配置简单但外网无法主动访问虚拟机(需端口映射)。

7 常用命令速查

系统与信息:

1
2
whoami; hostnamectl; uname -a; uptime
free -h; df -h; du -sh /path

进程与服务:

1
2
3
4
ps aux | grep name
pkill -f name
sudo systemctl status|start|stop|restart nginx
ss -tulpn | grep :80

文件与查找:

1
2
3
4
ls -la; cat file; less file
find / -name "*.log"
grep -R --exclude-dir=node_modules "关键词" .
tar czvf a.tar.gz folder/; tar xzvf a.tar.gz

网络与传输:

1
2
3
4
ping -c4 example.com
curl -I https://example.com
scp file user@host:/path
rsync -avz src/ user@host:/dest/

8 vim 快捷与编辑

常用模式与命令:

  • 模式:命令模式 / 插入模式 / 底行模式
  • 插入:i a I A o O
  • 行操作:yy 复制行;p 粘贴;dd 删除行
  • 底行命令::w 保存;:q 退出;:wq 保存退出;:q! 强制退出

9 提权(sudo)

编辑 sudoers(使用 visudo):

1
2
# 允许 user1 使用 sudo
user1 ALL=(ALL) ALL

建议通过 visudo 修改以避免语法错误。


10 安全与建议(简要)

  • 优先使用密钥登录,禁用 root 密码登录(生产环境)。
  • 防火墙只开放必要端口,使用 SELinux/防火墙策略。
  • 定期备份 /etc、重要配置与数据,使用包管理器更新补丁。
  • 在生产环境谨慎设置 PermitRootLogin 与 PasswordAuthentication。

本文为速查手册,覆盖常见场景与示例,具体命令与包名请根据 openEuler 版本与仓库调整,遇到疑问可查看 man 页面或官方文档。